走進位于經開區廣德中巷與科慧大道交叉處的境界家園小區,46棟樓屋頂上覆蓋著的光伏面板格外引人注目,成為這個歐式建筑風格小區的一道獨特風景。而這道風景的獨特可不單單在于它的人無我有,更重要的是,它還會發電、能賺錢。
在這棟疊墅里居住的是居民羅丹和兒子兒媳。最近他們又多了個“新身份”。前不久,北京市發改委公布了第八批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獎勵名單,他們的名字和區內企業一同出現在了名單中,成為其中的獲獎業主。
說起這光伏發電,別看老羅今年已是60多歲,但論起趕潮流,他的思想可一點不比年輕人差。2009年,他和家人搬到境界家園居住,生活條件變好了,住的地方也寬敞了,他便看著屋頂上的空地打起了“主意”。
老羅可以算是個“科技迷”,此前就一直關注環保清潔能源方面的技術,那一年,國家也開始實施金太陽工程,這讓他更加看好光伏發電的前景,于是便琢磨著在自家屋頂搞個“實驗田”。地方有了,可這“太陽”該怎么種,什么樣的“太陽”效率高,老羅在心里畫上個問號。“沒經驗那就問唄!”靠著一張嘴和一雙腿,老羅開始邊摸索,邊打聽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。經過相關廠家介紹,*********入他視野的是薄膜發電材料。但此時事情卻又發生了轉折,原來,他聽說這種方式效率其實并不高,為印證這一說法,他還專門請教了專家。后因沒有找到合適的材料,此事便也暫時擱淺。
一晃十年過去,時間改變了很多東西,但唯獨沒有澆滅老羅在屋頂上“種太陽”的熱情。這些年的工作、生活之余,他依舊關注著此類消息。直到去年“十一”長假,一次去通州朋友家游玩的機會讓他喜出望外。原來,眼尖的他發現老友家的屋頂早就種上了“小太陽”,采用的材料是太陽能板。聽老友介紹完這種材料的優勢,老羅對眼前的一塊塊黑色玻璃板十分滿意。
回來后,他便開始張羅起來,找廠家、選材料、比效果,然后到國網北京亦莊供電公司提出申請。在國網北京亦莊供電公司工作人員的熱情接待和指導、幫助下,今年6月,老羅終于如愿在自家屋頂搭上鋼架棚,種上了“小太陽”,和兒子家的核定并網規模為5.6千瓦。
“總共裝了21塊太陽能板,都在一個屋頂上,花了4萬塊錢。”老羅伸出四根手指比劃著,接著開始向記者介紹起太陽能板光伏發電的原理,“你別看這‘黑玻璃’模樣不咋地,但本事可不小,通過它們太陽能被轉化成直流電,再通過電線連接到變壓器轉化成交流電,就能供家庭正常使用了。太陽光越強轉化的電能就越多”。
俗話說,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。而老羅家在屋頂上種的“小太陽”,不僅滿足了他和兒子家的部分自用電支出,還將實現“創收”。
自從家里采取了分布式光伏發電,他和兒子家的電表也由單向電表換成了光伏雙向電表。雙向電表的特別之處在于,它可以同時分別記錄老羅家使用的自發電量,和多產出的上網電量。“太陽光板轉化的電先供我們用,用不完的就自動上網,國網會按每度電0.3598元的標準跟我們結算。”老羅笑著介紹說,“此外,不管給誰用,只要是我們自己發的電,國家和經開區都分別還有補貼,這部分補助加在一起是每度電0.62元。”
除了通過家里的電表觀察發電量,老羅的手機上還有一個App,實時記錄著每日發電量、自家用電量、上網電量等數據。記者看到,手機上的數據顯示,從今年6月至今,他和兒子家的21塊太陽能板已累計發電3468千瓦,上網電量累計為1813千瓦,累計減少CO2排放1.93T。
老羅和兒子家是小區里的用電大戶,他跟記者算了筆賬,2018年他們兩家的用電量是1.5萬度左右,一年電費9000多元,結合目前他家自發電量情況,預計今后每年將可發電7000度左右。這樣一來,一方面相當于減免了部分自用電支出,另一方面,保守估計,各類政策補助的收益也使當初的投資將在6、7年左右實現回本。“以前是先預付電費再用電,現在我們自己發電了就反著來了,最重要的是,這光伏發電用的是清潔能源,我也算是為生態環境做了點貢獻。”老羅樂呵呵地說。
而老羅家的“種太陽”故事只是經開區的一個縮影,截至目前,區內已有11戶居民家庭安裝了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,實現了清潔能源自發電。不只是小區居民,更多數量、更大規模的“太陽花海”還綻放在區內企業的屋頂上。作為全國首批、北京市唯一的國家太陽能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范區,自2009年國家實施金太陽工程至今,經開區便大力推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,實施光伏發電、地源熱泵、能源微網、風力發電等項目。充分利用現有建筑物屋頂實施光伏發電項目,實現園區百萬平方米廠房屋頂光伏全覆蓋。
與此同時,近年來,國網北京亦莊供電公司也不斷優化營商環境,為提交申請的用戶快速辦理填報、勘查等業務,并將出具分布式電源接入系統方案的時間從原來的20天審批時限逐漸縮短至7天。同時,與經開區有關職能部門形成有效聯動機制,進一步壓縮備案時間,從而不斷提升服務速度和質量,共同為經開區的低碳綠色發展理念提供沃土,助推區域高質量發展。融媒體中心記者 于曉玲
名詞解釋
分布式光伏發電特指在用戶場地附近建設,采用光伏組件,將太陽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分布式發電系統。運行方式以用戶側自發自用,多余電量就近上網、就近轉換、就近使用。